
AKM自动步枪苏/俄
AK-47突击步枪苏/俄
- 名称:中国56式突击步枪
- 生产年限:1958年
- 口径:中口径
- 发射性能:自动枪支
- 参战情况:中印边境战争、中苏边界冲突、 越南战争、中越边境战争等
- 关注度:(4分)
- 名称:AKM自动步枪
- 制造商:伊热夫斯克机器制造厂(Izhmash),图拉兵工厂
- 生产年限:1959年至今(AKM)
- 口径:中口径
- 发射性能:自动枪支
- 名称:AK-47突击步枪
- 制造商:伊热夫斯克军工厂
- 生产年限:1947年至今
- 口径:中口径
- 发射性能:自动枪支
- 参战情况:越南战争
技术数据
- 口径:7.62毫米
- 全枪长:874毫米
- 全枪重:3.8千克
- 弹匣容弹量:30发
- 战斗射速:100发/分
- 有效射程:400米
56式突击步枪中国
56式自动步枪的原型是AK-47/AKM。AK-47的机匣为实心钢制,而后来的AKM采用冲压金属机匣,中国的枪型全部称为56式。1956年,解放军定型了56式枪族并开始量产。与56式自动步枪同一年定型的还有仿制SKS的56式半自动步枪和仿制RPD的56式轻机枪,是为56式枪族。
AKM
AK-47突击步枪
结构特点研制历程使用情况型号演变
技术数据
- 口径:7.62毫米
- 全枪长:880毫米
- 全枪重:3.1千克
- 弹匣容弹量:30发
- 战斗射速:600发/分
- 有效射程:400米
卡拉什尼科夫枪族中的变型枪非常多,
如,AKM步枪,AK-74步枪,AKMS步枪等,AK-47系列和AKM系列之间的最大不同是,前者采用实心钢制机匣,而后者采用冲压金属机匣。AKM步枪:1953年-1954年,由枪械设计师卡拉什尼科夫通过改进AK-47突击步枪而来。1959年投产,目前仍有生产。广泛装备世界各地的武装力量。
技术数据
- 口径:7.62毫米
- 全枪长:870毫米
- 全枪重:4.3千克
- 弹匣容弹量:30发
- 战斗射速:600发/分
- 有效射程:300米
АК-47是俄语Автомат Калашникова образца 1947
года第一个字母的缩写,意思是卡拉什尼科夫1947年定型的自动步枪,是由苏联枪械设计师米哈伊尔·季莫费耶维奇·卡拉什尼科夫设计的自动步枪。截至2012年,诞生65年的AK-47风靡全世界,AK-47步枪的声望超越了所有同时代的武器。
结构特点
保险/快慢机位于机匣右后方。按压快慢机至上方位置为保险,这将锁定位机柄和枪机,使其无法运动;向下一档至“L”处为连发射击,向下至“D”处为单发射击。
弹匣扣位于弹匣槽后部。卸下弹匣,后拉拉机柄退出膛内余弹,通过抛壳口检查枪膛和进弹口,松开拉机柄,扣动扳机。
结构特点研制历程使用情况型号演变
结构特点研制历程使用情况型号演变
研制历程
1950年代,中国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军工业。在当时接受大量苏联援助的情况下,武器的研制也是从全面引进的基础上开始起步。
各项技术数据、生产设备甚至样品都是直接从苏联引进。1956年,解放军定型了56式枪族并开始量产。与56式自动步枪同一年定型的还有仿制SKS的56式半自动步枪和仿制RPD的56式轻机枪,是为56式枪族。
由于56式在设计时,中国军队的武器思想还很传统,此枪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被称作“冲锋枪”,且其战术定位也被设定为班组火力支援用武器,用于提供近距离压制火力,因此56式最初称为1956年式冲锋枪,简称“56冲”。
在1962年的中印之战后这种思想开始转变,并发展出63式自动步枪,但63式步枪在制作上出现不可接受的缺憾,至1970年代后期被撤装。在1979年中越战争时,56式仍为解放军的火力支援,仅班长及副班长配有。
结构特点
卡拉什尼科夫枪族中的变型枪非常多。需要指出的是,任何标准AK/AKMS都可能安装独特的前握把,因此如果没有其他信息,仅根据一个部件无法确定原产国。
AK-47系列和AKM系列之间的最大不同是,前者采用实心钢制机匣,而后者采用冲压金属机匣。AKM与AK-47相比其重量较轻、射击精度较高、可靠性更高,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AK-47的缺点。另外,卡拉什尼科夫在AKM的击锤上加装了一个减速器,以防止枪支因击锤过早撞击击针而导致的哑火及降低射速,并在枪口上加装了一个斜切口形枪口装置,以抑制枪口跳动及提高连发射击时的散布精度。在设计AKM的同时,进一步采用金属冲压、焊接工艺与合成材料,可减轻重量并降低生产时间和成本,利于大量生产,使故障率比AK-47更低。
结构特点
AK-47采用实心金属机匣,而更常见的AKM大量使用钢制冲压件,可通过机匣上位于弹匣槽上方的小凹陷识别该枪,而AK-47的凹陷更长。AKMS采用折叠式金属枪托,只能通过铭文确定枪支的原产国,而在有些枪支上只有序列号。
罗马尼亚生产的AKM通常有前握把,而其他国家也进行了细微的本地化改进,并改变了尺寸。表面抛光效果可能很精良,也可能很糟糕,但所有AK-47/AKM都性能可靠、坚固耐用。
使用情况
从1980年代起,56式逐步被81式、95式及03式等较新型的兵器所取代,渐渐退出了一线部队,但至今仍有部分武警及民兵部队还有装备。此外,在一些私人军训院校也可以看到56式的踪影。
除了装备本国军队外,称为“中国AK”的56式也曾大量出口其它国家。在很多其它第三世界国家,56式均以其优秀的性价比而广受欢迎(由于极为便宜、易于操作及良好的可靠性),大量装备在军队及警察等部队。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与AK的耐久性问题有关。
孟加拉合法授权生产56式,并在海军中使用。56式在2011利比亚内战中有使用,而缅甸和泰国使用的56式大部份缴获自叛乱份子及毒犯。越南仍有少量地采用56式,即将被AKM完全取代。
研制历程
AK系列在1944年就开始设计。1946年,卡拉什尼科夫于二次大战时期德国MP44中型威力枪弹的半自动步枪的构想,设计了一种采用回转式闭锁枪机、可连发射击的样枪(称为A-46),成为此后AK系列枪械的原型。经过一系列试验,包括在风沙泥水等恶劣环境中严格测试,改进了导气装置与活塞系统,终于于1947年成功设计出AK-47的7.62毫米大口径突击步枪。
有一些说法称卡拉什尼科夫借鉴了如下枪的设计:布尔基纳的TKB-415
,AS-44或是西蒙诺夫的AVS-31,Gordon
Williamson甚至说STG-44影响了AK-47,这说法当然不可信但至少有证据表明雨果-施梅瑟,战后“协助”过卡氏的工作。
1947年,被选中定为苏联军队制式装备。1949年,最终定型并正式在伊热夫斯克军工厂量产。1951年,开始装备前苏联军队,以取代SKS。1953年,机匣生产工艺由冲压变更为机械加工,开始大量装备前苏联军队。从1950年代到1980年代,是前苏联军队和华沙条约组织国家军队制式装备。1974年,卡拉什尼科夫基又设计出AK-74
5.45毫米小口径突击步枪。在1980年代,小口径版本AK-74系列装备前苏联军队后,AK-47系列渐渐从苏军前线装备中退出。
研制历程
AK系列在1944年就开始设计。1946年,卡拉什尼科夫根据二次大战时期德国MP44——中型威力枪弹的半自动步枪的构想,设计了一种采用回转式闭锁枪机、可连发射击的样枪(称为A-46),成为此后AK系列枪械的原型。经过一系列试验,包括在风沙泥水等恶劣环境中严格测试,改进了导气装置与活塞系统,终于于1947年成功设计出AK-47的7.62毫米大口径突击步枪。
有一些说法称卡拉什尼科夫借鉴了如下枪的设计:布尔基纳的TKB-415
,AS-44或是西蒙诺夫的AVS-31,Gordon Williamson甚至说STG-44影响了AK-47,这说法当然不可信但至少有证据表明雨果-施梅瑟,战后“协助”过卡氏的工作。
1947年,被选中定为苏联军队制式装备。1949年,最终定型并正式在伊热夫斯克军工厂量产。1951年,开始装备前苏联军队,以取代SKS。1953年,机匣生产工艺由冲压变更为机械加工,开始大量装备前苏联军队。从1950年代到1980年代,是前苏联军队和华沙条约组织国家军队制式装备。1974年,卡拉什尼科夫基又设计出AK-74,5.45毫米小口径突击步枪。在1980年代,小口径版本AK-74系列装备前苏联军队后,AK-47系列渐渐从苏军前线装备中退出。
型号演变
- 56式
56式采用固定枪托和折叠式枪刺; - 56-1式
可将枪托折叠于机匣上; - 56-2式
可将枪托折叠于机匣右侧。
使用情况
AKM曾是苏联军队的制式步枪,并在1959年服役,取代了过时的AK-47,在1970年代渐渐地被小口径的AK-74所取代。但是直至第二次车臣战争仍可在俄军及特种部队手上发现其踪影(车臣武装军也大量装备),主要原因是俄军普遍认为AKM比起发射5.45
× 39毫米的AK-74在城市战中更为有效,而且发射5.45 ×
39毫米枪弹的枪械并不适合用于完成许多战术任务,在远距离上小口径弹又缺乏足够的杀伤力,什至遭到部队的质疑。时至今天,AKM仍为俄军第二线部队及部份执法部门的储备武器。
除此之外,在冷战期间苏联为了增加其影响力而把AKM及大量苏制武器出口到世界各地,一些国家更获允在本土特许生产及改良。许多前华沙条约国家及苏联在亚洲及非洲的盟友皆有采用。
时至今天,AKM仍然为多个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及第三世界国家的制式装备,此外,AKM及其仿制型也是多个恐怖组织、准军事组织和犯罪集团的得力武器,主要是因其继承了AK-47的优异可靠性、强大火力和物美价廉,而且易于从黑市中购买。至今为止,AKM已经成为AK枪族之中生产量最高及影响力最大的一员。
使用情况
AK-47系列步枪名闻天下是在1960年代的越南战争,AK-47和其中国的仿制品56式大规模地武装越南正规军和游击队。
而到了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时拿AK-47,更象是一种收集战利品的行为而不是作战需要而越南人也大量使用从美国与南越缴获的美制武器,比如M16。在伊拉克战争中萨达姆·侯赛因政权被推翻后,由美国代为受训的伊拉克新军既使用美制枪械也使用AK-47。
以色列与周边伊斯兰国家和圣战组织长年的争斗中,埃及、叙利亚等国的军队也广泛使用AK-47,而AK-47也是伊斯兰圣战组织(如真主党、哈玛斯)的典型武器;当以军获胜时,部分的以色列士兵缴获了敌方的AK-47,并投入位于西奈半岛、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戈兰高地、黎巴嫩等地的战斗中。
世界上至少有82个国家装备AK-47系列,苏联将AK-47系列步枪及其制造技术输出到世界各地。由于AK-47令人惊诧的简单结构、坚实耐用、使用灵活方便与黑市价格便宜,其可靠性甚至不能其他AK的改进型相提并论,因些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甚至西方国家的军队或者反政府武装都广泛使用的AK-47系列步枪,某些地区冲突的各方都经常装备AK-47系列。另外,世界上有许多国家进行了仿制或特许生产,其中包括;东德、捷克斯洛伐克、前南斯拉夫、匈牙利、中国、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埃及、古巴、朝鲜等,直到21世纪初仍在生产。AK-47的设计思路也影响了以色列、芬兰、中国等多个国家的步枪设计路线。
主要用户
阿富汗
阿尔巴尼亚
亚美尼亚
孟加拉国
贝宁
玻利维亚
波黑
柬埔寨
乍得
克罗地亚
吉布提
埃塞俄比亚
爱沙尼亚
芬兰
加蓬
圭亚那
印度
印度尼西亚
伊朗
伊拉克
老挝
利比亚
朝鲜
越南
也门
型号演变
- AK-47突击步枪标准型,1949年最终定型并正式投入生产,是为机械化步兵研制的,同一年苏联军队正式采用AK-47。
- AKS-74U是由前苏联枪械设计师卡拉斯尼科夫在AK74步枪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由前苏联国家兵工厂制造,1974年定型生产,1977年列装。该枪采用小口径,发射专门研制的5.45毫米枪弹,对枪管的长度和膛线缠度及弹膛形状、自动机和供弹机构均作了改进,其中一部分零件仍能与AK-74互相通用。AK-74步枪有两种枪托:固定枪托,称之为AK-74;折叠枪托,称之为AKC-74(配装于伞兵等精锐部队)。
- AK-74于70年代初装备苏联军队,逐步取代AKM,首次露面是在1974年11月7日的莫斯科红场阅兵式上。由于M16的成功,1960-1970年代许多国家都纷纷研制小口径步枪,小口径枪弹的综合性能高于7.62毫米中间威力型弹,于是苏联也开始研制新型的小口径步枪弹及武器。
- 在АКМ突击步枪的基础上发展的班用轻机枪,RPK是卡拉什尼科夫轻机枪的缩写。采用延长型枪管,折叠型两脚架(或三脚架),40发弹匣和75发弹鼓供弹。重量5.6千克。射程偏近。
- AKMSU是短枪管型的AKMS,极为稀少,难觅其踪迹。
型号演变
- AK-47
突击步枪标准型,1949年最终定型并正式投入生产,是为机械化步兵研制的,同一年苏联军队正式采用AK-47。 - AKS-74U
前苏联枪械设计师卡拉斯尼科夫在AK74步枪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由前苏联国家兵工厂制造,1974年定型生产,1977年列装。该枪采用小口径,发射专门研制的5.45毫米枪弹,对枪管的长度和膛线缠度及弹膛形状、自动机和供弹机构均作了改进,其中一部分零件仍能与AK-74互相通用。AK-74步枪有两种枪托:固定枪托,称之为AK-74;折叠枪托,称之为AKC-74(配装于伞兵等精锐部队)。 - AK-74
70年代初装备前苏联军队,逐步取代AKM,首次露面是在1974年11月7日的莫斯科红场阅兵式上。由于M16的成功,1960-1970年代许多国家都纷纷研制小口径步枪,小口径枪弹的综合性能高于7.62毫米中型威力弹,于是前苏联也开始研制新型的小口径步枪弹及武器。 - RPK
在АКМ突击步枪的基础上发展的班用轻机枪,RPK是卡拉什尼科夫轻机枪的缩写。采用延长型枪管,折叠型两脚架(或三脚架),40发弹匣和75发弹鼓供弹。重量5.6千克。射程偏近。 - AKMSU
短枪管型的AKM,极为稀少,难觅其踪迹。
主要用户
阿富汗
阿尔巴尼亚
阿尔及利亚
安哥拉
亚美尼亚
阿塞拜疆
孟加拉国
白俄罗斯
博茨瓦纳
保加利亚
布基纳法索
布隆迪
柬埔寨
喀麦隆
佛得角
中非
乍得
智利
科摩罗
克罗地亚
古巴
吉布提
埃及
赤道几内亚
厄立特里亚
爱沙尼亚
埃塞俄比亚
芬兰
加蓬
格鲁吉亚
希腊
危地马拉
几内亚
几内亚比绍
圭亚那
匈牙利
印度
伊朗
伊拉克
以色列
哈萨克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
老挝
拉脱维亚
黎巴嫩
莱索托
利比里亚
利比亚
立陶宛
马达加斯加
马里
摩尔多瓦
蒙古
摩洛哥
莫桑比克
缅甸
尼加拉瓜
朝鲜
巴基斯坦
秘鲁
波兰
卡塔尔
马其顿
罗马尼亚
沙特
塞尔维亚
塞舌尔
塞拉利昂
斯洛文尼亚
索马里
苏丹
苏里南
瑞典
叙利亚
塔吉克斯坦
坦桑尼亚
多哥
土耳其
土库曼斯坦
乌克兰
阿联酋
乌兹别克斯坦
越南
也门
赞比亚
津巴布韦
- 黑塞哥维那
主要用户
阿尔巴尼亚
保加利亚
中国
印度
芬兰
匈牙利
伊拉克
哈萨克斯坦
朝鲜
波兰
罗马尼亚